【智慧城市網 企業關注】如今,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工作都離不開建筑,甚至我們一生中絕大部分時間都在建筑內度過。建筑是城市空間、城市文化的構成要素。建筑,特別是公共建筑與每個人的生活緊密關聯,是不可忽視的存在。
然而,不可忽視的還有建筑的碳排放問題。隨著我國雙碳目標的深入推進,全社會已形成節能共識,建筑能否實現碳中和目標已成為雙碳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著雙碳目標能否如期實現。
縱觀建筑全產業鏈,建筑碳排放主要來源于建造及運行兩大階段,其中建筑運行過程中的碳排放既包括通過燃燒方式產生的直接碳排放(如炊事、熱水、燃煤采暖等),也包括電力熱力供應造成的間接碳排放。隨著我國逐漸進入城鎮化新階段,建筑運行階段的碳排放占比將逐步上升。目前建筑運行階段能源結構中大部分仍然是采用化石能源,而可再生能源比例大概只有 6%。
建筑領域的綠色低碳發展,正成為城市發展的主旋律。
我國建筑業如何減碳?絕非一招鮮就能解決,需要綜合施策。要實現建筑節能減碳,實現建筑碳中和,一方面要控制、減少建筑建造過程中的碳排放,可通過采用新技術、新材料、改變建造方式等方式實現。另一方面,運行減碳同樣重要。要減少建筑運行過程中的碳排放。
如何有效減少建筑運行過程碳排放,樓宇自控技術作為智能建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已成為建筑節能減碳的重要技術基礎。
樓宇自控系統已成建筑運行大腦
隨著智能建筑的不斷興起,樓宇自控系統已成為越來越多的建筑標配。現代建筑能源管理往往存在諸多難點,眾所周知,在建筑管理中存在著這樣一個痛點,就是每棟建筑內部有大量的電氣設備,然而這些設備處于多而散的狀態,單個管理,耗時耗力、成本高。樓宇自控系統可完美解決此痛點。
隨著環境、能源壓力與日俱增,建筑領域面臨著節能減排與高效增益的雙重制約,為解決這一困境,依托IoT技術打造健康安全同時兼顧運營效率的樓宇環境變得勢在必行。樓宇自控系統將建筑物或建筑群內的變配電、照明、電梯、空調、熱水、給排水、消防、保安等眾多分散設備的運行、安全狀況、能源使用狀況及節能管理實現集中監視、管理和分散控制,形成了24小時智能運維的云平臺系統,讓設備自動運轉如呼吸一般自然。大大節約了人力物力,有效避免了能源的浪費,達到安全節能,舒適高效的目的。
康沃思物聯智慧樓宇自控系統基于物聯網云平臺傳感技術,猶如人體大腦一般,以大腦的神經網絡智能集成,把各個設備串聯,實現集中監視、管理和分散控制的目的。與普通樓控平臺相比,改變了單一系統和多子系統獨立運行的局面,實現跨系統聯動控制,以及數據決策、智能算法、生態服務,讓樓宇實現智能控制、智慧管理、互聯互通,為人們創造更舒適、健康、便捷、節能的生活和工作環境。
作為深耕樓宇自控領域的國產品牌,康沃思物聯與生俱來自帶“節能”基因,公司以用戶需求和技術為導向,不斷研發和推出面向樓宇建筑的低碳節能產品和解決方案,近年來,康沃思物聯積極響應國家雙碳戰略,不斷構建自主創新體系,探索建筑節能新路徑,公司在辦公、酒店、醫院、文教、工廠、交通樞紐、大型場館等領域不斷探索和實踐,積極推動我國雙碳目標實現。

如今,在國產替代背景驅動下,康沃思物聯的產品、軟件、技術和服務已在全國28個省自治區有項目落地,服務全國500家以上工程實施單位,致力于幫助樓宇業主和運營者打造更加健康、安全、舒適、節能和可持續發展的智能建筑,為客戶不斷創造價值。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