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企業關注】隨著LED產業的成熟及洗牌,“十三五”期間,政府逐漸調整補貼政策,上游芯片補貼正在逐步收窄。政府層面收窄補貼,將從產業鏈源頭抑制了LED 芯片產能無序擴張,并且有望將補貼轉移至LED照明應用端,則將從需求側拉動LED產業鏈,我國LED產業鏈供需結構將逐步改善。
近來LED顯示屏制造業再遇“冰山”,下半年環保嚴查又開始了,以PCB板材為首的上游原材料重回年初“漲漲不休”的態勢:
自7月初,山東金寶、建滔、明康、等數家公司先后發布銅箔、覆銅板等漲價,上調10%覆銅板價格后,7月末,福建木林森照明、東成宏業、摩根電子、海樂電子等業內多家PCB企業接著也陸續發布線路板漲價通知。而近日據業內PCB板材供供應商透露:目前一些板材原材料供應廠家暗地里正在醞釀再一次漲價(預計上調10%左右,現在已有廠家價格上調3%,一旦上漲到10%,PCB板材廠家也會再次集體調價)。
回想去年:一周連續接到兩三個漲價通知,直到后來發現,其實漲價還算好的,有些工廠直接原材料斷了!停產提前放年假了!那才是直接要暈倒的節奏。阿Q精神式的來想“現在已經很不錯了”。
今天不聊原材料漲價那些“糟心事”了,談談那些更加“糟心”的事好了
這邊供應商都高高舉起漲價“大刀”了,扎心的問一句:LED屏企又該向誰漲價呢!
有人馬上想到了。很簡單:向客戶漲啊!呵呵,真的有那么容易就好了。降價容易漲價難,這句話就是當下LED顯示屏行業真實的寫照。先不說終端客戶能不能接受產品漲價,就問問身邊同行答不答應漲價,都懸。一言以蔽之:LED顯示屏漲價“難”。
中小屏企不敢漲
作為下游屏企,面對上游原材料漲價潮,觀望是否漲價是理所當然的,回想去年年底,業內多少屏企翹首以盼等待終端運用LED顯示產品漲價的消息,終卻是一場空。目前眾多屏企已經十分清醒的意識到:經過長時間的博弈,如今LED終端顯示產品想要提價已經是很難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對中小屏企而言:不敢漲價才是實情。
當前市場環境下,沒有強大的品牌優勢和資本實力的中小屏企靠什么站穩腳跟?無疑是價格,低價就是它們大的優勢,而一旦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就會進一步壓縮掉它們本就相對微薄的利潤空間,這種情況下如果主動放棄它們的價格優勢、貿然漲價,只會有兩個結果:一個是客戶直接取消了訂單,終止或延遲合作;另一個是,客戶直接向沒漲價的競爭對手下單、合作。搞不好這兩種情況都會讓中小屏企玩完的。因此越是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中小屏企反而越加不敢“輕舉妄動”。
品牌屏企不會漲
為什么這樣說?首先對于品牌大屏企來說,可以通過期貨和供應商簽訂長期的供貨合同、建立自己的原材料基地等保證自己的原材料穩定供應;其次品牌大屏企原材料附加值高,抵御漲價風險的能力強,同時可以憑借著先進技術、制造掌握著中市場,贏得利潤保障;后品牌大屏企在資金上也占有很大的優勢,能夠有充足的資本實力應對這次漲價潮;因此他們不需要依靠漲價來緩解利潤壓力。倒是沒有生存壓力的大屏企有可能會趁機搶占部分中小屏企的市場,不僅不會漲價,反而在終端市場主動降低自己的價格,這對于中小屏企的打擊無疑將是巨大的。
因而總的來說,依靠漲價來緩解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壓力希望是渺茫了,終端屏企好的方式通過優化生產力的方式來降低成本,因此只有不斷深入學習了解生產工藝才能立于安全之地!而對于沒有實體生產力,比如說渠道商和貿易商性質的LED顯示屏的企業而言,這無疑是一個噩耗——原材料漲價,顯示屏企業要保持原價,這嚴重擠壓了渠道商和貿易商的利潤空間,甚至危及生存,一旦原材料漲價失去控制或行業發動新一輪洗牌局,這樣的企業將有可能出局,因此在“災難”降臨之前,這些企業需要早早尋找到自己的“避難所”。
原標題 LED屏企:除了原材料漲價之外,這是讓我難過的事情……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