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時事聚焦】隨著人口老齡化的浪潮洶涌而至,養老問題已成為社會不可回避的焦點議題。尤其是延遲退休制度的實施,更是讓80、90后這一代人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贍養老人壓力。在這一背景下,智慧養老作為一種創新的養老模式,正逐步成為緩解養老壓力、提升養老質量的重要途徑。
一、傳統養老模式的挑戰與延遲退休的加劇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傳統家庭養老模式已難以滿足多元化的養老需求。而延遲退休政策的出臺,雖然旨在緩解養老金支付壓力并充分利用老年人力資源,卻也讓年輕一代,尤其是獨生子女占比較高的80、90后群體,背負上了更加沉重的贍養老人負擔。他們不僅要應對職場競爭,還要承擔高昂的生活成本和家庭責任,使得養老問題更加凸顯。
雖然延遲退休并不是導致80、90后贍養老人壓力的根本,但無疑將這一壓力更大化了。其實養老不僅是對老人的生活起居進行照顧,更多的是陪伴老人,老年人即便在生活上可以自理,隨著年齡的增長也需用子女更多的陪伴與用心的關懷。
在中國,居家養老是普遍的養老模式,對于老年人自身來說,生活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更為舒適自在,除了子女也可以得到周邊親友的照撫。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和人口流動的加劇,許多80后和90后與老人分處兩地,這使得居家養老也面臨了很大的困境。
社區養老在未來或將發揮重要作用,對于子女居住較遠,仍在上班的情況,如果社區能夠提供一日三餐、定期的家政清潔服務、醫療服務等,可以讓子女可以更安心的工作。子女在下班以后,或者周末前往陪伴老人,對老人生活進行相關安排,也能讓老人感受到家庭關愛。
至于機構養老,從目前社會來看,機構養老并不受歡迎。首先從經濟方面,除政府扶持,機構養老的費用實在不低,不是普通家庭能夠承擔得起;其次從居住感受上來說,盡管支付了高額的費用,養老機構提供的服務依然會因為人員短缺、人員素質等原因產生差異。對于目前家庭和老人而言,養老機構是不得已的選擇。當然,如果未來的養老機構能夠提供更加人性、更加溫暖的服務,或許也會越來越受歡迎。
二、智慧養老:新時代的養老解決方案
隨著智慧城市的發展,80、90后未來可能將更多的依賴智慧養老解決父母的養老問題。
智慧養老利用物聯網、
大數據、
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個性化、智能化的養老服務。它不僅能夠實時監測老年人的健康狀況、生活狀態,還能根據老年人的需求和特點提供定制化的服務方案,有效提升了養老服務的效率和質量。
在智慧養老的框架下,老年人可以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生活服務。比如,通過智能穿戴設備和系統,老年人可以隨時隨地監測自己的健康狀況,并在需要時及時獲得醫療援助。同時,智能家居系統還能為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服務,如提醒吃藥、陪伴聊天等,讓老年人在家中就能感受到溫馨和關愛。
三、智慧養老的未來發展趨勢
技術創新與融合: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智慧養老將更加注重技術的創新與融合。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應用將進一步提升養老服務的智能化水平,為老年人提供更加精準、高效的服務。
服務內容豐富化:智慧養老的服務內容將不斷拓展和豐富。除了基本的健康監測和緊急救援服務外,還將涵蓋慢性病管理、居家養老服務、健康管理、生活護理和線上咨詢等多個領域,滿足老年人多樣化的養老需求。
平臺建設與升級:智慧養老平臺將在老年人管理方面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通過建設統一權威、互聯互通的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實現健康數據的有效歸集與管理。同時,鼓勵企業開發具有多方面、多種類健康管理分析功能及遠程醫療服務功能的應用軟件及信息系統,提升健康服務信息化水平。
政策支持與產業聯動:政府將加大對智慧養老產業的支持力度,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支持等方式推動產業發展。同時,加強政產學研用深度合作,推動產業融合和技術創新,形成優勢互補、協作共贏的產業生態。
國際交流與合作:在全球化背景下,智慧養老將更加注重國際交流與合作。通過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和技術成果,推動我國智慧養老產業的快速發展。同時,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提升我國智慧養老產業的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
結語:在延遲退休制度的背景下,智慧養老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通過技術創新、服務內容豐富化、平臺建設與升級、政策支持與產業聯動以及國際交流與合作等多方面的努力,智慧養老將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高效、便捷的養老服務,有效緩解養老壓力,促進社會的和諧與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