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網 城市在線】走進威高花園熙和苑,目光瞬間被智慧物業系統吸引:安裝了多個不同角度的“探頭”,AI智能道閘實現車輛、人臉“秒”識別,智能機器人對小區進行24小時巡邏……據了解,這是威海推進智慧物業建設所帶來的變化。
威海智慧物業建設項目主要涵蓋社區智慧大屏、電梯監控、公共區域監控、公共區域火警警告、物業日常管理效率預警等功能,像威高花園熙和苑這樣的“智慧改造”,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增加。如今,全市共有607個小區接入了智慧物業平臺。
在威高花園熙和苑消防中控室內,工作人員拖動鼠標便可調動安裝在樓宇頂部的“高點攝像頭”,對小區所有主干道、出入口進行實時監控。通過高低點監控的聯動,實現對小區里人、車、房、事的可視化管控。威高物業相關負責人介紹,威高集團還為獨居老人專門研發了一套安全守護系統。當空巢獨居老人發生意外時,平臺系統自動接警,點對點以短信、電話、程序內告知等形式第一時間自動通知該老人的監護人,并同時通知物業人員,讓其及時上門探訪和救援。
“請勿將電瓶車駛入電梯,謝謝配合……”在保利紅葉谷小區,物業工作人員現場展示了一項“黑科技”:一旦有人嘗試將電動自行車推進電梯,具有AI智能識別功能的攝像頭就會發出“禁入”語音警報,并阻止電梯門關閉。
每一臺電梯的運營情況以及數據等,最終都會匯集到終端。AI監控系統運用視頻算法,識別到不安全不文明乘梯行為,后臺會收到報警提示,并即時發出告警信息提醒糾正或阻止,自動實現阻止電瓶車上樓的功能成為居民最關切的也是最滿意的功能。
智慧改造提升后,威海不少小區都增加了人臉識別門禁、占道報警設備、智能計量水表、“互聯網+”垃圾智能回收站等,并推行智慧照明,對消防、電梯等設備進行數字化監測,實現了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與小區管理服務的深度融合。
為加快智慧物業建設,威海市將在今年底實現老舊小區與智慧物業平臺數據對接。同時,以“傳統服務+產業互聯”模式,重點打造10個“物業服務+”應用場景,實施線上線下體驗平臺建設,推動物業服務向養老、托育、家政、健康等領域服務延伸,推動傳統物業向智慧物業躍進。目前,全市約三分之一的住宅小區已接入智慧物業綜合信息服務平臺,未來2至3年內可實現全域住宅小區上線管理。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