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網 城市在線】2023年,日照市應急管理局聚焦“八抓20條”創新措施,認真落實省安委會《關于進一步推動安全生產制度措施落實落地的意見》和省廳系列部署,運用寫實方法、清單化管理,推動制度措施落實,夯實安全生產基礎,堅決遏制各類事故特別是較大及以上事故發生,全力做好自然災害防范。
進一步壓實各方安全責任
持續完善市、縣、鄉三級黨政干部安全生產責任清單和年度任務清單,開展專題研究,進一步明確細分領域、新興行業安全生產監管責任部門。圍繞更好落實安全生產制度措施,全面推行寫實方法,指導督促各級各部門黨政干部、企業人員,特別是企業主要負責人,客觀、翔實記錄本人履行安全生產職責全過程,同步開展更加精準嚴格的常態化督導,以督導促寫實,以寫實促落實。持續深化安全生產“四責聯動”工作機制,加強通報提示、警告約談、重點關注、掛牌督辦、聯合懲戒、“四位一體”事故調查等措施,開展安全生產巡查,強化壓力傳導,督促各級各部門各企業時刻保持清醒認識,知責履責盡責。
進一步深化風險隱患治理
組織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回頭看”行動,對照三年行動任務目標,進一步查漏補缺、鞏固提升,確保專項整治成效。突出遏制較大及以上事故,持續開展3人及以上工作崗位摸排,通過“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智慧化無人”以及工藝改進等措施,穩步壓減多人崗位,不斷提升本質安全水平。聚焦事故易發多發環節,建立新改擴(技改)項目清單、外包項目清單、環保設施清單、檢維修清單、危險作業清單,持續強化風險定期研判預警,嚴格落實外包項目“八個必查”、現場作業“三個必到”、重大隱患問責等措施,不斷深化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治理。推動“智慧安監”平臺迭代升級,完善“企業三色安全碼”,推動分級分類精準監管。加快建強應急管理綜合執法隊伍,突出大案要案、一案雙罰、行刑銜接,持續開展異地執法、駐點幫扶,嚴查嚴打違章作業、弄虛作假行為。
進一步提升全民安全素質
深化安全宣傳“百千萬”工程,實施全民安全素質提升工程三年行動(2023—2025年)。在黨政機關層面,強化干部示范引領,建立常態化理論學習、集中研討機制,提升安全監管能力;其中,在應急系統,力爭年底實現全員懂安全、能應急,市局60%以上人員達到市級專家水平。在企業層面,重點強化決策層安全意識和內部培訓管理,嚴格舉報獎勵和事故警示教育,推動安全生產意識深入人心。在社會層面,突出識險避險常識,加強重點人群教育和重點場所提醒,創新選拔百名安全代言人和萬名安全志愿者,組織開展基層社區安全應急知識競賽,營造濃厚安全氛圍。分層級、分行業領域培育100家標桿企業、示范單位,表揚100名先進個人,以點帶面推動全市企業安全管理水平整體提升。年底,組織專門評估,驗證工作成效,確保工作穩步有序推進,推動構建應急管理共治格局。
進一步降低自然災害損失
建立自然災害風險隱患和基礎信息“兩張清單”,實行聯合會商,定期分析自然災害風險類型、影響程度和發展趨勢,結合歷史案例,總結形成規律性分析意見,落實超前防范應對措施。特別是當前防火期,將發揮好森林防火高低桿智能監測系統作用,靠前部署防火隊伍,確保“打早打小打了”。在防汛方面,近幾年,日照連續發生突破水文記錄的強降雨,今年汛前,將在復盤整改基礎上,提前謀劃,爭取在汛前建成城市內澇水淹仿真分析模型,實現主城區約100平方公里雨水情等監測預報預警和多維數據綜合分析研判。同時,進一步健全直達基層的災害預警“叫應”機制和“逐人落實、逐戶對接”的避險撤離機制,完善村級防汛防臺風應急預案,強化基層應急物資儲備,編制村級防災避險“一張圖”,不斷提高群眾轉移避險效率。
進一步提高應急處突效能
升級“智慧應急”平臺,推進跨部門系統互聯互通、監測數據共享共用,建成370M應急指揮窄帶無線通信網和衛星通信網絡,建成市、縣、鄉三級應急指揮調度軟終端。加快編修市級災害事故類專項應急預案和預案手冊,6月底之前完成應急預案修訂,10月底之前完成預案手冊編修,實現預案文本結構化分解、應急處置流程圖呈現和應急處置資源分析,推動形成職責明確、流程清晰、銜接順暢的預案體系。落實突發事件處置復盤制度,常態化復盤每一起災害事故,深刻剖析各環節問題短板,閉環整改落實。立足實戰需求,按照標準化建設要求,細化工作流程,完善應急處置協調聯動機制、救援裝備調撥機制、社會隊伍補償機制,強化應急物資保障,擴大社會化儲備品類數量,開展桌面推演和“雙盲式”拉動演練,確保災害事故第一時間快速有序處置。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