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展覽網 企業關注】 近年來,無人機行業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對無人機通信鏈路提出了新需求,傳統的無人機通信手段以數據鏈路為主,由于無線電頻段管制要求嚴格,通信距離容易受地理環境和無線電噪聲等因素影響。
傳統無人機數據鏈采用點對點數據傳輸模式,其地面控制端與無人機機端采用一對一的模式傳輸數據。傳輸距離有限,無人機的飛行范圍受到地面控制端限制,并無法支持超視距實時遠程控制的需求。
目前,典型民用無人機數據鏈最大傳輸帶寬在4至8 Mbit/s,即只能在有限地理范圍內完成不超過1080P分辨率視頻的實時回傳,難以滿足大量應用場景中視頻識別對視頻分辨率的要求。
傳統無人機數據鏈采用一對一控制和管理模式,無人機的飛行需要地面控制端的人員跟蹤操作,即無人機仍需一比一地配備“駕駛員”,既難以實現無人機集群化運營以及與其他自動化設備實現協同作業。
5G通信網絡的發展,未來代替傳統的無人機數據傳輸鏈路,不僅改變了無人機的數據傳輸和控制方式,同時也直接改變了無人機的業務應用技術和模式。
5G作為基于新一代的蜂窩移動通信網絡,能夠實現超高帶寬、毫秒級時延、超高密度鏈接,這些優點賦予無人機實時超高清傳輸、遠程低時延控制、永遠在線等重要能力,得益于此,全球必將形成一個數以千萬計的無人機智能網絡,全天不間斷地提供航拍、送貨、勘探等各種個人及行業服務,進而構成一個天、地、空實時聯動的世界。
據了解,由于低空區域遮擋較少,無人機飛行高度在200m時,5G基站可為水平距離在2.2km外的無人機提供網絡覆蓋,網絡傳輸時延在30ms左右,隨著飛行高度的增加,網絡質量逐漸下降且網絡切換次數逐漸增加。
5G 網絡低空覆蓋,可以根據無人機業務類型以及支撐網絡服務的差異性,采取共網共用模式,共網專用模式以及專網專用模式,從而更好的服務無人機業務和普通5G終端用戶。
在無人機下行容量方面,如今的低空無人機或許對于下行容量的要求不高。一旦無人機數量增多,5G基站的大規模天線能力可以增加水平和垂直發射通道數,使得水平垂直面的波束更加準確地指向目標用戶,提高下行容量。
在時延性方面,無人機的控制與指揮需要低時延,同時高清視頻的回傳更需要降低時延。5G峰值速率可達20Gbps,時延可達到1毫秒等,這些特性很好地滿足了無人機應用場景的訴求。
有了穩定的網絡才能更好地發揮無人機響應速度快、觀察視角好、覆蓋面廣等優點,從而為各個行業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
相信隨著5G低空覆蓋技術的支撐,“無人機+行業應用”將迅猛發展。無人機將協同5G促進了無人機在物流、農業、巡檢、安防等多個場景實現全時化、智能化的應用。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