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新聞】近一段時期以來,無人機的技術和市場均在迅猛發展。雖然無人機并非什么新技術,但是創新者每天都在不斷開發無人機技術的新用途、應用和硬件。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進步,50多個國家都在力圖實現無人機的軍用部署,大眾對無人機技術也有了充分認識。
日前,日本嵌入式系統技術協會轄下物聯網技術增進委員會無人機工作小組,提出以無人機為主的移動物聯網概念,希望借助中繼機維持網絡通聯的問題。透過物聯網技術強制設定安全范圍,可有效遏制無人機“黑飛”問題。
為應對日本經濟產業省新產業構想愿景,朝移動平臺發展,日本嵌入式系統技術協會(JASA)轄下物聯網(IoT)技術增進委員會無人機(Drone)工作小組,提出以無人機為主的移動物聯網概念,并提出自有開放式軟件架構OpenEL,希望推動成為標準。
據EETimesJapan報導,經產省的移動平臺,主要是指日本大輸出產品的汽車,應對的移動物聯網概念,實際上就是車聯網(V2X)概念;至于無人機物聯網,嵌入式系統技術協會定義有三:
一,隨時回饋數據確保自律飛行安全與航管有效;
二,裝上各產業專用設備后仍可確保正常運作;
三,意外狀態發生時用以確保四周安全。
日本無人機相關事業出現甚早,1980年代山葉發動機(Yamaha)便推出過遙控直升機,用于農業等領域,隨無人機風潮再起,山葉預定于2017年10月推出新款產品;日本農機大廠Yanmar現在也推出類似產品,2017年3月起進行測試。
多山的日本有很多電信網絡無法涵蓋的死角,遙控機的時代,這容易造成無人機失控墜落;有自律飛行能力的無人機雖沒那么容易失控,但失聯仍容易造成無人機電力燃料耗盡而墜毀,并帶來難以預期的傷害。
日本的無人機相關法令從2015年底起陸續頒布施行,受過無人機訓練的人員陸續增加,對無人機的潛能與限制了解日廣,這時提出移動物聯網概念,首先讓人想到的,就是希望借助中繼機維持網絡通聯的問題。
另外,無人機擅闖機場或機密要地也是令人頭痛的問題,透過物聯網技術強制設定安全范圍,比目前依靠法律設定禁飛區的做法,物聯網的機動禁飛技術,在技術上更可靠,也讓無人機可以在更寬廣的空域飛行,開創更大商機。
另一方面,在廣大農田或山區果園架設無線網絡并遍插傳感器,每日傳輸1~6筆數據,與攜帶農藥的無人機每天定時飛過,同時記錄數據,何者較劃算且成效較高,也是值得研究的課題。
原標題 改善網絡覆蓋情況 日本擬建構無人機移動物聯網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