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緊急地震速報”是日本氣象廳提供的警報系統之一。當推測地震的大震級會達到5級以上時,該系統就會向有可能發生4級以上強震的地區發出警報。而備受關注的緊急地震速報究竟是以怎樣的機制運行的呢?
工作原理如下。日本氣象廳和防災科學技術研究所配備在各地的地震儀捕捉到地震的初期微震P波(primarywave)后,在主震S波(secondarywave)到來之前發出速報(圖1)。P波的傳播速度一般為約7km/s,比S波(約4km/s)傳播速度快,利用這種時間差,及早提醒人們做好防范。日本氣象廳通過分析P波的數據,在幾秒內推測出地震規模和波及范圍,并向對象地區發出警報。
圖1:緊急地震速報工作原理
在震源附近測量地震波(P波,初期微震)以推斷震源、規模及震級等。在地震引起的強烈震動(S波,主震)開始之前發出速報,發送給電視、收音機、手機、防災行政無線及專用接收終端等。
日本的廣播電視在收到氣象廳發出的警報后,立即通過電視和收音機進行播報。并通過手機運營商發送給手機用戶。采用的是由基站端單向發出信息、強制所有對象手機接收的“播報通知功能”。由于通過不同于普通通話和數據通信的優先路徑發送,因此不會受到頻帶擁擠和數據包集中所帶來的延遲的影響。
緊急地震速報中使用的地震儀設在日本全國約1000個網點(圖2)。其中,氣象廳設置的多功能型地震儀約有200個網點。地震儀由TakamisawaCybernetics和明星電氣供貨。地震儀尺寸跟電飯煲的內膽相當,其中配備有3軸加速度計。過去采用的是速度計,但發生巨大地震時速度計被震斷的話就不能測量了,因此改成了用加速度計測量運算的方式。
圖2:全國約1000個網點設有地震儀
緊急地震速報中使用的地震儀設在氣象廳的約200個網點(圖中的紅點)和防災科學技術研究所運營的高靈敏度地震觀測網(Hi-net)的約800個網點(圖中的黃點)。(本圖由日本氣象廳提供)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