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企業關注】近日,重慶市智能制造產教聯合體2025年工作會在重慶工信職業學院舉行,近50名政校行企代表圍繞“共融共生?智創產教新生態”主題,共商智能制造產教融合發展。聯合體理事長、長壽區副區長蔣發平出席會議并致辭。
據介紹,自2024年4月重慶市智能制造產教聯合體成立以來,已整合61家理事單位、91家成員單位資源,構建“一院一基地一中心三平臺”體系,取得多項成果:黨建引領下,打造“紅巖精神進課堂”“企業工匠進院校”育人品牌;產教融合供需平臺獲300萬元資金支持,完成功能測試,即將進入聯合調試;1萬平方米實踐中心建成智能制造生產、智能網聯汽車實訓等場景,形成 “產教研創”一體化空間;針對運營挑戰,2025年將重點優化供需平臺、深化校企雙師互聘、推進核心企業技術攻關。
會議邀請重慶金康動力新能源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分享產教融合經驗。該企業通過訂單培養“現場工程師班”,共建實踐基地,搭建線上供需平臺,實現人才培養與崗位需求精準對接。未來將在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領域深化校企合作,助力攻克“卡脖子”技術,實現“人才儲備+技術升級”雙贏。
當天還發布了“產教融合供需平臺”,該平臺運用數據技術解決人才與產業適配性問題,構建政校行企資源共享生態,預計年內覆蓋長壽高新區及成員單位。
隨后,重慶工信職業學院與金康動力、小米移動、海天塑機等企業簽約,在人才定制、技術攻關等領域達成深度合作,標志產教融合從理念走向落地。
蔣發平充分肯定聯合體建設成果,他強調,面對產業智能化轉型,需深化產教融合內涵,推動企業參與人才培養標準制定;激活平臺效能,打破信息壁壘;提升產業服務能力,圍繞關鍵技術聯合攻關。長壽將提供政策保障,助力聯合體成為“學研用創”標桿。
會后,與會代表參觀了籌建中的產教融合實踐中心,實地考察智能制造生產線、
工業軟件研發區等場景,直觀感受 “教學場景生產化”的實體化成果。
此次會議標志著聯合體從體系搭建轉入效能提升階段。未來,聯合體將整合“政校行企”資源,聚焦“四鏈融合”,為重慶“33618” 現代制造業集群輸送高素質人才,賦能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供稿:重慶市經濟信息委教育培訓處
聲明:除原創內容及特別說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