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政策法規】近日,貴州省應急救援總指揮部辦公室印發《關于進一步提升基層應急管理能力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圍繞提升組織指揮、風險感知、風險防范、監管執法、應急處置、救援實戰、響應聯動、災后保障、干部專業和支撐保障等10項能力,制定相關措施,進一步筑牢基層應急基礎。
據悉,貴州省2022年便出臺《關于加強基層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的實施意見》。中辦、國辦印發《關于進一步提升基層應急管理能力的意見》后,貴州省委書記徐麟、省長李炳軍等省領導先后作出批示,要求貴州省應急救援總指揮部辦公室牽頭學習貫徹,結合實際,研究制定配套文件。該省結合即將開展的重點工作及近年來在實踐中形成的典型經驗做法,起草了若干措施,共10條內容。
組織指揮能力如何提升?若干措施給出答案,即把黨的領導貫徹到基層應急管理工作全過程各方面,落實好貴州省委關于由鄉鎮(街道)黨政主要負責同志擔任應急管理委員會“雙主任”的要求,壓緊壓實基層應急管理責任鏈條。若干措施還要求,縣(市、區)加快推動縣級應急指揮中心規范化建設,制定鄉鎮(街道)應急管理領域履職事項清單,明確專門工作力量負責鄉鎮(街道)應急管理工作。
在提升應急處置能力方面,若干措施規定不少具體舉措,如縣(市、區)要健全落實“平急結合”和黨員應急動員發揮作用機制,組建黨員突擊隊、志愿服務隊,平時組團服務,應急時就地入列;充分利用通用航空和低空經濟發展資源條件,健全與省內外航空應急力量救援合作機制,繪制直升機起降點、取水點坐標“一張圖”;鄉鎮(街道)可以依托屬地企業專職救援力量等人員,組建一支不少于20人的應急救援隊,等等。
在提升救援實戰能力方面,若干措施要求縣(市、區)完善“一紙預案”建設,探索推廣鄉鎮(街道)“一冊”應急預案和村(社區)“一圖一卡一表”應急預案;市、縣指導鄉村(社區)以“小目標”“小場景”“小群體”為基礎,開展5分鐘至10分鐘常態化“小演練”,提高先期處置能力。
在提升響應聯動能力方面,若干措施指出縣(市、區)要建立多部門突發事件信息共享機制和重要時段多部門聯合值守機制等,提升“三斷”極端狀態下的應急指揮通信保障能力。
若干措施特別提出,提升干部專業能力,要求市級應急管理部門每年應至少舉辦1期不少于50人的縣、鄉應急管理業務骨干專題培訓班,定期開展應急管理系統新任職干部和年輕干部業務培訓,定期組織開展全省應急管理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評選表彰,表彰對象向基層一線傾斜,進一步激勵基層應急管理干部擔當作為。
以下是若干措施的十項內容,十項能力筑牢基層基礎:
一是提升組織指揮能力。把黨的領導貫徹到基層應急管理工作全過程各方面,壓緊壓實基層應急管理責任。完善大安全大應急框架下應急指揮機制,加快推動縣級應急指揮中心規范化建設。制定鄉鎮(街道)應急管理領域履職事項清單,督促指導鄉鎮(街道)明確專門力量負責應急管理工作。
二是提升風險感知能力。深化安全生產風險監測預警系統應用,實現重點行業領域從人防、技防向智防提升。常態化開展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和數據動態更新,完善林火遠程視頻監控和森林草原火險綜合監測站布局,建設森林火情智能監控信息平臺,暢通預警信息發布渠道。
三是提升風險防范能力。定期組織統計分析,突出抓好“九小場所”“三小作業”、低洼易澇點及城市地下空間、江河堤防和地質災害危險區、森林火險區等風險隱患排查整治,組織專家下沉幫助排查整治隱患,推動重大事故災害隱患閉環整改、清倉見底、動態清零、有效管控。
四是提升監管執法能力。規范縣鄉兩級行政執法檢查,加強“互聯網+執法”系統運用,推動鄉鎮(街道)執法全過程上線入網。指導基層應急管理部門做好技術檢查員和社會監督員的招聘管理,充分發揮執法輔助人員作用。加強對基層執法裝備的配備和管理,提升執法裝備使用質效。
五是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健全“平急結合”和黨員應急動員機制,組建黨員突擊隊、志愿服務隊;健全與省內外航空應急力量救援合作機制,充分利用通用航空和低空經濟發展等資源提升應急處置能力。
六是提升救援實戰能力。更新完善縣級“一紙預案”和快速響應手冊,探索推廣鄉鎮(街道)“一冊”和村(社區)“一圖一卡一表”應急預案。指導鄉村開展常態化“小演練”,提高先期處置能力。建立健全國家消防救援力量與基層應急救援隊伍聯演聯訓機制,提高聯合作戰能力。
七是提升響應聯動能力。建立縣級多部門突發事件信息共享機制,落實基層單位信息報告主體責任,提高信息報告時效。建立重要時段多部門聯合值守機制,細化落實響應聯動措施。完善覆蓋鄉村兩級的應急指揮視頻調度系統,提升“三斷”極端狀態下的應急指揮通信保障能力。
八是提升災后保障能力。加強縣級應急物資儲備庫建設,持續向基層多災易災點提前布置應急物資。統籌推動應急避難場所和文體場館、廣場等基礎設施融合共建、綜合利用,確保鄉村兩級至少設置1個應急避難場所。強化災后救助,協助做好救災資金和物資發放、恢復重建等工作。
九是提升干部專業能力。統籌做好應急管理專業技術職稱評審工作,強化基層應急管理干部教育培訓,定期開展應急管理系統新任職干部和年輕干部業務培訓,提升基層應急管理干部綜合業務素質。定期組織開展全省應急管理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評選表彰,激勵干部擔當作為。
十是提升支撐保障能力。推動鄉鎮(街道)實現有應急工作機制、有應急管理制度、有應急救援隊伍、有應急預案體系、有應急物資儲備、有應急指揮平臺“六有”建設和實現村(社區)有綜合應急隊伍、有應急避難場所、有應急保障物資、有叫應叫醒機制、有應急處置方案“五有”管理,不斷夯實基層應急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