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企業關注】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就業優先戰略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決策部署和省政府關于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工作要求,大力推行數字化智能化就業服務模式,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山東省
大數據局等4部門印發通知,自2025年始,在全省優中選優,試點建設一批“數智就業”服務區(以下簡稱服務區),力爭經過3年左右時間,推動服務區覆蓋全省多數就業服務場所,做強做優山東“數智就業”特色服務品牌,構建全省線上場景服務與線下實景體驗深度融合互動、數智賦能的就業公共服務體系,打造算力、模型、數據、場景、產品協同發展的“數智就業”公共服務新生態。
申報范圍
在全省選取基礎條件優越、數智就業特色明顯、促進就業效果良好的市、縣(市、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和普通高校、技工院校等,開展服務區試點建設工作。
基本條件
服務區運營管理要專業,數智場景呈多元,數據要素需活躍,示范作用可輻射。
(一)配備穩定專業的運營機構。具有較強的運營管理能力,建有規范的管理制度和運營機制,設有固定的運營場所(可依托政務服務大廳、就業創業賦能中心、零工市場、數字技術工程師培訓機構等設立,也可單獨設立,不搞重復建設),配備相應專業人員,為辦事群眾和用人單位提供高效的數智化就業服務。
(二)擁有豐富的“數智就業”場景。鼓勵使用面試機、模擬器等數字就業產品和現有就業服務平臺,面向在校大學生、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登記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等開展精準化、智能化服務。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建設的服務區每年服務不少于5000人次,普通高校、技工院校等建設的服務區每年服務不少于3000人次。
(三)具備較強的數據匯聚應用能力。要對標業務主管部門要求,規范數據采集,確保信息準確有效。在確保數據安全的情況下,加強數據共享,支持試點單位將自有數據匯聚至省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促進數據良性流動,推動本地、本領域等高質量就業數據歸集。同時,鼓勵試點單位積極利用匯聚數據,開展數據賦能的就業服務活動。服務區每年匯聚有效數據總量不少于10000條。
(四)具有良好的示范引領作用。服務區能夠推動數據資源、算法模型、智能設備有效匯集。能夠推動大膽探索、主動創新,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能夠充分發揮“智慧人社”一體化平臺創新區建設先行探路、示范引領作用,營造全省數智化高質量就業公共服務的濃厚氛圍。
服務功能
各服務區要推動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技術在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中的廣泛應用,打造本地化特色化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場景,不斷提高“智就”“智服”能力。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建設的服務區要以全省“智慧人社”一體化建設為統領,強化省級集中信息平臺和“回流”數據的應用,在全省統一業務標準和數據標準基礎上,規范開展就業登記、失業登記、就業創業補貼申領、參保登記、失業金申領等服務,準確采集數據信息,推動服務同源、數據同標。各服務區在申報年度內至少能夠實現下列5個以上(含5個)“數智就業”服務功能。
(一)業務經辦。面向辦事群眾和用人單位等,依托省級集中信息平臺提供標準化就業創業服務,同時引入智能客服、數字人等人機協同產品,依據個人、單位基礎信息數據或利用
生物識別技術等,智能輔助業務表單填報,探索開展全流程智能辦理和審核,構建“實體+云端”融合服務矩陣,提升就業服務質效。
(二)政策服務。匯聚各類就業創業政策資源,建立政策解讀庫,智能抓取政策享受條件、享受對象和經辦流程等信息,做準、做實、做全服務對象底數,識別服務對象政策需求,利用智能化自助終端或平臺,為勞動者提供高效便捷政策推送等服務,推進“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轉變。
(三)就業指導。開展求職者素質能力、職業發展方向、職業性格等測評服務,根據就業需求等信息,綜合評價職業能力和收入水平,智能開展職業診斷、職業輔導等。運用大數據分析、專家研判等方法,構建不同崗位職業路徑圖譜,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全真模擬職業體驗,智能展現求職者職業發展通道,科學規劃求職者職業生涯。
(四)創業扶持。利用省級集中信息平臺,統籌提供創業補貼、創業擔保貸款等服務。匯聚創業資金、政策和服務等,為創業者提供創業所需各類資源。以創業全生命周期為主線,利用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技術,提供思維啟蒙、企業注冊、市場營銷、企業管理、成果轉化、法律援助等創業場景,開展創業能力評估,打造“沉浸體驗、智能評估、數據閉環”的創業空間,切實幫助創業者增強創業儲備。
(五)技能提升。建設具備培訓服務、業務管理、決策分析等功能的“綜合職業培訓服務專欄”,豐富完善以職業培訓為邏輯起點的用工指導、公益課堂等服務場景,加強職業技能培訓監管服務,整合優化職業院校、技工院校、培訓機構等資源,推行職業培訓地圖,動態歸集參訓人員參加培訓、獲取證書、就業參保等信息,推動建立勞動者終身職業技能培訓電子檔案。
(六)供需匹配。使用省級集中信息平臺統一歸集、發布求職招聘信息。依托線上或虛擬招聘空間,基于回流數據和共享數據,利用人員畫像模型、單位畫像模型、崗位分析模型、人力資源供需分析模型等快速識別招聘需求和求職意向等,協助用人單位、求職者智能生成、優化招聘公告和求職簡歷,實現人崗精準化匹配、信息智能化推送。
(七)就業幫扶。基于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登記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基本情況、技能狀況和需求信息,使用大數據挖掘等技術進行分類畫像,依據不同就業困難類型和程度自動觸發推送相應幫扶措施。
(八)就業監測。結合業務經辦、就業登記、失業登記、社保繳納、市場供需以及宏觀經濟、移動通信等大數據,開展就業失業狀況、企業用工情況、急需緊缺工種、資金使用等信息監測,及時掌握就業服務、就業補助資金等落實情況,構建就業形勢分析研判、就業政策效果評估等模型,打造全面、直觀、可視化的綜合駕駛艙,實現大屏全息查詢、數據解讀、主題切換、專題鉆取等功能,有效輔助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