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企業關注】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關于“建設和運營國家數據基礎設施,促進數據共享”的改革任務,近日,國家數據局印發《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指引》(以下簡稱《建設指引》)。《建設指引》闡述概念內涵,描繪發展愿景,提出總體功能、總體架構與重點方向,構建算力底座,給出網絡支撐、
安全防護與組織保障的工作方向,是夯實數字經濟發展基礎的重要指導性文件,有效支撐構建促進數字經濟發展體制機制,推進數據服務千行百業、深度融入社會生產生活,推動數據要素“供得出、流得動、用得好,保安全”。
標準是國家競爭力的基本要素,是規范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技術制度,是統籌數據工作的重要抓手。《建設指引》中提出,“國家數據基礎設施是從數據要素價值釋放的角度出發,面向社會提供數據采集、匯聚、傳輸、加工、流通、利用、運營、安全服務的一類新型基礎設施,是集成硬件、軟件、模型算法、標準規范、機制設計等在內的有機整體”,標準規范已成為國家數據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在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中起到了關鍵的支撐作用。
01
標準規范是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的“先手棋”
(一)夯實數據互聯互通基礎
數據流通利用設施是國家數據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數據流通利用設施底座以統一目錄標識、統一身份登記、統一接口為前提。《建設指引》提出,“制定統一目錄標識、統一身份登記、統一接口要求的標準規范,夯實數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技術基礎”。通過對數據流通利用設施參考架構、能力基本要求、應用成熟度評價、數據目錄通用要求、數字合約與使用控制協議要求等方面進行規范,以標準為手段將目錄標識管理、數字身份管理和接入、跨平臺接口等技術要求在數據流通利用設施建設初期予以明確,助力實現數據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
(二)促進數據資源有效供給
高質量數據是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賦能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發展的根基。《建設指引》提出,“研究制定高質量數據集建設相關標準”,通過制定訓練數據集采集處理、標注、合成等標準,從數據生成、注釋定義到數據管理的全過程,確保數據標注的準確性和數據模型的專業性,為數據資源應用水平提升提供標準支撐。
(三)保障數據流通安全合規
《建設指引》提出,“建立數據流通準入標準規則,鼓勵探索數據流通安全保障技術、標準、方案”。通過建立數據流通準入標準規則體系,規范數據流通安全合規相關要求,預防數據濫用和泄露,增強不同行業、不同機構、不同部門對數據流通的信任度,支持保障數據在跨行業和跨領域間的大規模、低成本、安全自由流通,為數據要素市場安全高效運行提供基礎保障。
02
標準規范是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的“助推器”
(一)標準規范推動數據有序采集匯聚
以標準為手段統一數據格式、定義和質量,可實現組織、行業間不同來源和類型數據的有效整合和利用,通過數據標準的貫徹實施,對數據分類、術語、數據元和代碼集等關鍵數據進行統一管理,使數據從產數源端到消費終端均能夠準確識別理解其代表的結構和含義,減少數據冗余,消除數據孤島,促進數據資源的共享與互認。
(二)標準規范推動數據可信流通利用
標準可為數據的合法、合規使用提供框架,通過對可信數據空間的參考架構及組件、連接協議、數據傳輸網絡、可信安全能力、數據交易系統等方面進行標準化,統一標準通信交互協議,明確通信安全、系統安全以及身份認證安全等級別和能力,并通過記錄和執行數據流通過程中的規則定義、標準符合性檢測以及質量要求,有效降低數據流通中的安全風險。
(三)標準規范推動數據高效傳輸加工
通過制定并應用規范統一的數據標準,對數據結構和含義進行數字化建設與管理,可有效支撐數據使用方快速定位和使用所需的數據元,提高數據應用的效率和準確性,確保數據在處理和使用的傳輸供給過程中的一致性,降低數據傳輸和加工成本,推動數據多場景應用、跨主體復用。
03
標準規范是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的“頂梁柱”
(一)積極探索數據基礎設施標準化建設
我國在數據基礎設施建設上已開啟了積極探索,仍存在數據流通利用基礎設施架構待統一、數據算力度量和資源調度難度大等問題。目前正在研制數據流通利用設施總體框架、對接要求、統一數字身份管理和接入規范、統一標識管理規范、跨平臺互聯互通接口要求、接入
連接器通用能力要求、接入連接器互操作規范以及數據算力調度、數據算力度量等標準,逐步形成統一目錄標識、統一身份登記、統一接口要求,進而夯實數據流通利用設施底座。
(二)充分發揮全國數標委的布局規劃作用
2024年9月,《國家數據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正式印發,提出了數據標準體系建設及落實落地的目標要求,強調了數據基礎設施重點標準的研制和推廣。2024年10月,全國數據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全國數標委”)正式成立,明確支撐數據流通利用的數據基礎設施標準化建設要求,下設數據基礎設施標準工作組(WG6),務實推進數據基礎設施標準研制及推廣,進一步發揮標準在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數據高效有序流通利用等方面的基礎支撐作用。
(三)扎實推進數據基礎設施標準化重點任務
2024年10月,全國數標委第一次全體委員會議召開,明確數據基礎設施標準工作組主要負責調研數據基礎設施標準現狀與發展趨勢,開展支撐數據流通利用的數據基礎設施標準制修訂工作,推動相關標準宣傳推廣及應用實施。同時,通過2024—2025年工作要點,規劃重點工作任務,要求研究制定數據目錄標識、數字身份登記、互聯互通接口、算力度量、算力并網、算力調度等標準,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及數據流通利用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支撐,為加快推進數據基礎設施標準化工作提供助力。
04
充分發揮標準規范的支撐作用,推動《建設指引》貫徹落實
(一)強化數據基礎設施標準組織運營支撐
做好全國數標委數據基礎設施標準工作組的運營工作,按照《建設指引》,建立健全數據基礎設施標準化路徑,加快重點任務部署,深化重點方向研究。鼓勵技術創新探索,加快數據基礎設施關鍵技術攻關和重大成果轉化。
(二)明確數據基礎設施重點標準研制方向
《建設指引》提出,“強化標準支撐,研究制定數據基礎設施相關標準規范”。按照“急用先行”的原則,加快推進數據算力、數據流通利用基礎設施、可信數據空間、數據質量管理系統、數據登記平臺通用技術等方面重點標準研制,扎實做好全國數標委2024—2025年工作要點部署的數據基礎設施標準化重點工作任務。
(三)大力推進數據基礎設施標準應用推廣
推動數據算力、數據流通利用基礎設施、可信數據空間、數據質量管理系統、數據登記平臺通用技術等標準的試驗驗證,及時總結數據標準化典型做法和實踐經驗,服務標準制修訂。廣泛開展地區、行業重點數據標準應用試點,打造可復制、可推廣的數據基礎設施標準化示范案例,進一步繁榮數據產業生態。推動數據與行業應用融合發展,探索研究一批融合應用的數據基礎設施標準,推進數據基礎設施標準工作向各行業、區域衍伸發展。
(四)探索數據格式標準符合性檢測先行先試
探索形成從標準文檔、標準術語、數據元、數據模型完整統一的數據標準數字化管理體系,運用標準符合性檢測工具建立數據格式規范化校驗和數據質量檢測能力,充分落實數據領域各類數據元、數據集標準的執行,為數據的源頭治理、質量管理提供支撐,加快形成可復制推廣的工作模式,助力數據基礎設施建設的標準化、規范化。
(五)深化數據基礎設施標準國際合作
《建設指引》提出,“鼓勵企業、社會團體、科研機構參與數據基礎設施國際標準的制定工作。加強與ISO、IEC、ITU、IEEE、3GPP等國際標準化組織的合作,推動數據領域高水平專家在國際組織任職”。要積極關注國際標準化組織動態,加強與國際標準組織的交流與合作,深入參與并積極承擔國際組織工作,主動承接國際標準化活動。聯合國內外專家、學者共同開展數據領域國際標準研制,推動我國標準成為國際標準,建立國際標準化工作生態圈,深化數據領域的多邊合作互利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