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市場分析】2008年之前國內光學鏡頭市場基本上被日本、德國品牌所壟斷,在高端光學圖像設備上基本看不到中國鏡頭廠商自主研發生產的鏡頭。
此后,隨著國產光學鏡頭廠商的崛起,逐步打破了日本、德國的光學鏡頭技術壟斷。
經過多年的發展,全球光學鏡頭市場分布情況已呈現多元化特點,產能主要集中在中國、日本、韓國、德國和美國等地區。
據尚普咨詢集團數據顯示,2023年全年全球
攝像頭產能,中國大陸占60%,中國臺灣占20%,日本占10%,韓國占5%,其他國家和地區占5%。
目前全球智能手機鏡頭市場供應主要有中國大陸和中國臺灣兩大陣營。中國臺灣陣營以鴻海精密(含夏普)、大立光電為代表,主要服務于蘋果等國際手機品牌客戶;中國大陸陣營以舜宇光學、歐菲光為代表,主要服務于華為、小米等國內手機品牌客戶。2022年,舜宇光學和歐菲光在全球手機鏡頭市場份額分別達到32%和28%,穩居前兩位。
近年來,隨著智能終端應用的增多及對高品質圖像需求的上升,中國光學鏡頭產業發展迅猛,已經成為世界光學鏡頭的主要加工生產地,擁有龐大的生產能力。同時,中國還成為全球最主要的光學鏡頭消費市場之一,且增速高于全球。
目前鏡頭市場都有哪些實力玩家
目前我國光學鏡頭市場分布廣,呈現出多元化發展態勢,廠商主要分布在江西、浙江、福建、廣東、河南、江蘇、云南、湖北、吉林、陜西等地,并形成幾大光學產業基地。
目前已經形成產業規模優勢的鏡頭廠商主要有:舜宇光學(浙江余姚)、鳳凰光學(江西上饒)、歐菲光(深圳)、聯合光電(廣東中山)、中藍電子(遼寧盤錦)、宇瞳光學(廣東東莞)、聯創電子(南昌)、中光學(河南南陽)、辰瑞光學(江蘇常州)、北方光電(西安)、東田微(湖北當陽)、水晶光電(浙江臺州)、福光股份(福州)、力鼎光電(福建廈門)、永新光學(浙江寧波)、藍特光學(浙江嘉興)、中潤光學(浙江嘉興)、茂萊光學(南京)、福晶科技(福州)、弘景光電(廣東中山)等。
目前,國內光學鏡頭領域頭部企業,年營收過百億元的企業有3家,分別是舜宇光學、歐菲光和聯創電子,最大的企業年營收已經超過380億元。
舜宇光學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舜宇光學是國內光學鏡頭行業的“一哥”,總部位于浙江寧波余姚市,創立于1984年,是全球領先的綜合光學零件及產品制造商,在河南信陽和廣東中山建有生產基地。2007年6月舜宇光學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是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國內光學企業,連續9年蟬聯《財富》中國500強榜單,在2024年《財富》中國500強榜單中排名第441位。
舜宇光學2020年營收約380.02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49.40億元;2021年營收374.97億元,歸母凈利潤為49.88億元;2022年營收332.0億元,2023年營收約316.81億元。
目前,舜宇光學已經形成手機行業、汽車行業、安防行業、顯微儀器行業、
機器人行業、AR/VR行業、工業檢測行業、醫療檢測行業八大事業板塊。
2007年,舜宇光學的營收僅為14億元。但到2020年,已經達到了380億元。
TRS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鏡頭市場,舜宇光學奪走了26%的市場份額;安卓手機鏡頭市場,舜宇光學拿走了33%的市場份額。自2012年起,舜宇光學已經連續七年在車載鏡頭出貨量上蟬聯世界第一。
舜宇光學擁有全球最大、品種最全、技術和品質綜合實力最強的車載鏡頭生產廠商,車載鏡頭已連續10年全球市占率第一。產品包括:前視、后視、環視、內視和電子后視等系列車載鏡頭。手機鏡頭出貨量也居全球第一位。
舜宇光學在高像素、超大廣角、大光圈等多個領域均掌握了核心科技,已經成為世界級光學巨頭。
深圳歐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02年成立,總部位于深圳,2010年深交所中小企業板上市。公司擁有員工17973 人(2021年)。在南昌、合肥等多地建有生產基地,形成光學光電一體化產業集群。
歐菲光主營業務為智能手機、智能汽車及新領域業務,產品包括光學影像模組、光學鏡頭等,廣泛應用于以智能手機、智能家居及智能VR/AR設備等消費電子和智能汽車領域。2023年實現營收168.6億元,其中智能手機產品占比72.7%,車載類11.3%,新領域14.3%。歐菲光指紋識別模組出貨量全球領先。
2022 年度,歐菲光研發投入達到16.99 億元,占營業收入比重為 11.46%;2023年研發投入14.46億元,占營業收入比重為8.57%。
歐菲光2021年營收228.44億元,2022年148.27億元,2023年168.63億元。即便是低谷的2022年,歐菲光的營收也有148億元,依然是光學光電領域的一頭大象。
2022年7月,歐菲光入選“2022年《財富》中國500強”榜單,排名第494位。
未來,歐菲光將持續加強研發新領域相關產品,包括智能門鎖、VR/AR、機器視覺、運動相機、工業及醫療等新領域光學光電業務。
聯創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聯創電子成立于2006年,總部位于南昌,在江西、重慶、鄭州、常州、黃石等地建有生產基地。在美國灣區、德國漢諾威、韓國首爾、上海等地建有研發運營中心。
2015年12月聯創電子在深交所中小板借殼上市。
聯創電子專業從事研發、生產及銷售為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智能駕駛、運動相機、智能家居、VR/AR、機器視覺等配套的光學鏡頭、影像模組及觸控顯示一體化等關鍵光學、光電子產品及智能終端產品制造企業。
近幾年來,聯創電子持續擴充車載鏡頭和影像模組產能,加速在合肥、江西、桐城及墨西哥等地建廠。隨著相關產品量產出貨,2022年其車載光學業務收入同比大漲403.98%。
2021年聯創電子營收105.58億元,2022年109.35億元,2023年98.48億億元。
浙江水晶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水晶光電成立于2002年,總部位于浙江省臺州市,2008年在深交所上市。
水晶光電致力于成為“全球卓越的一站式光學解決方案專家”,提供從元器件到模組及解決方案的一站式專業服務。水晶光電深耕光學賽道,以薄膜光學、光學冷加工、半導體光學、光學系統設計等核心技術為軸,布局消費電子、車載光電、元宇宙光學三大行業。目前專業研發人員1240人,并在全球建立了5個研究所,在越南建有生產基地,單品年度交付能力突破百億級別。
水晶光電2021年營收38.09億元,2022年43.76億元,2023年50.76億元。
中光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中光學集團隸屬于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1968年,總部位于河南省南陽市,資產13億元,2007年12月在深交所上市。中光學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擁有利達光電等多家全資控股及參股公司,在南陽和廣東惠州建有生產基地,面積36.4萬平方米。
中光學集團是國際著名的光學冷加工基地,也是我國最大的光學薄膜生產企業,產品廣泛應用于投影顯示、安防監控、數碼與車載光學產品等領域,形成了年產精密元組件上億件、鏡頭千萬只、投影機百萬臺的能力。建立了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和河南省光學薄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南省微顯示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數字光電產業研究院和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先進光學研究院等?,F有員工5000人,其中中高級以上職稱的工程技術人員320余名、外籍專家5名。
作為國內一流的光電企業,其光學元件研發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生產能力位居國內前列,年產能達1億件,合色棱鏡、TIR空氣隙棱鏡和投影系統透鏡等產品世界市場占有率第一,產品享譽海內外,70%銷往日本、美國、德國、韓國等國家和地區,年出口創匯近4000萬美元。
中光學2021年營收41.29億元,2022年32.85億元,2023年21.74億元。
鳳凰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鳳凰光學是光學鏡頭行業知名企業,總部位于江西省上饒市,創建于1965年,前身是江西光學儀器總廠(即“江光廠”)。2015年7月,公司控股股東鳳凰光學控股有限公司無償劃撥給中電海康集團有限公司,成為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產業。
鳳凰光學在光學冷加工、金屬精密加工、表面熱處理、光學鍍膜、注塑成型和精密模具制造等加工工藝方面具有國內領先水平,“鳳凰”品牌已經發展成為國際光學產業界的民族工業知名品牌。
鳳凰光學擁有員工3500余人,在杭州、深圳建有研發與營銷中心,在江西、浙江、江蘇及廣東省均建有生產基地,并在日本、歐洲設有海外研發與營銷中心。
鳳凰光學已形形成了相互支撐發展的五大產業板塊:一是光學零部件產業板塊,產品涵蓋光學鏡片、數碼鏡頭、光學設備、CCTV鏡頭等多個品種,光學元件產能穩居中國第一、世界前三。目前鳳凰光學月產光學鏡片達到2000多萬片,各類光學鏡頭500多萬只,生產規模居世界光學行業第一,綜合生產能力進入世界四強。
1997年5月鳳凰光學在上交所上市,是中國光學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鳳凰光學2021年營收15.93億元,2022年18.65億元,2023年17.91億元。
北方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北方光電股份有限公司隸屬于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成立于2010年12月,其前身是有著60年發展歷程的“西安北方光電有限公司”。2010年8月,通過定向增發企業重組為北方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光電股份,股票代碼:600184)。總部位于西安,注冊地湖北襄陽?,F擁有2家全資子公司、2家控股子公司和1家合資公司,分布于西安和襄陽。資產總額42億元,從業人員2700余人。
光電股份2021年營收33.12億元,2022年2022年25.13億元,2023年22.01億元。
中山聯合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創立于2005年,總部位于廣東省中山市,2017年8月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
聯合光電在光學防抖、超高倍率變焦鏡頭、超高清4K激光顯示領域是國內唯一獨立開發并規模量產的企業,高倍高清安防變焦鏡頭市占率全球第一。
公司自主研發新技術產品并申請光學領域相關專利達700多項,研發人員占公司總人數的30%以上,每年研發投入超過銷售收入的8%。
聯合光電在高清激光顯示、高端光學變焦鏡頭、單反相機鏡頭、手機攝像鏡頭的研發和制造方面處于國內領先、國際一流水平。產品廣泛應用于4K激光顯示、視頻監控、智能終端、車載成像系統、視訊會議、數碼相機/攝像機等。
聯合光電的主要業務主要包括安防類產品,約占72.5%,創新類產品(包括激光電視與投影類、智能駕駛和智能機器人等),約占25.5%。
聯合光電2021年營收16.35億元,2022年15.05億元,2023年16.47億元。聯合光電安防鏡頭業務占比較高,在2022年15.05億元營收中,安防鏡頭業務貢獻了10.90億元,占比72.4%。
東莞市宇瞳光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創立于2011年9月,總部位于廣東省東莞市,在東莞和江西上饒建有制造基地。2019年9月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
宇瞳光學安防鏡頭占比較高,處于行業龍頭地位。2023年年報顯示,其安防類業務占整個公司的比重為66.98%。2023年公司在安防領域的出貨量約占全球數量的43%,??低?、大華股份兩大客戶營收占比超過40%。
車載類業務是宇瞳光學近年成長最快的新業務,2023年營收同比增長近2倍,營收占比由4%增至10%。
宇瞳光學2021年營收20.62億元,2022年營收18.46億元,2023年營收21.45億元。
辰瑞光學(常州)股份有限公司
除了上市公司外,光學鏡頭行業還有一家沒有上市的龍頭企業——辰瑞光學(常州)股份有限公司。辰瑞光學原名誠瑞光學,創立于2008年。
辰瑞光學年產攝像頭達到5.4億只,2022年營收超過20億元,但尚未實現盈利。
辰瑞光學的母公司是曾有“蘋果第一供應商”之稱的香港上市公司瑞聲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目前辰瑞光學擁有專利4600余項,研發人員超700人。公司在常州、南京、蘇州、南寧、重慶、深圳、丹麥、捷克、日本等多個地區建立了研發、制造基地。
辰瑞光學主營業務是塑料鏡頭、WLG玻璃鏡片及玻塑混合鏡頭、攝像頭模組、光學傳動等光學元器件。以2021年度全球光學鏡頭出貨量及出貨金額計,躋身全球光學鏡頭前三大供應商之一。
2022年,辰瑞光學曾經沖刺科創板。從其披露的招股書來看,2019年至2021年,誠瑞光學營收分別為10.72億元、16.99億元、24.22億元。
然而,辰瑞光學卻是“增收不增利”,迄今辰瑞光學一直未能盈利,截至2021年,累計未彌補虧損達19.45億元。主要原因可能是公司研發費用投入較多,報告期內公司研發費用分別為5.65億元、5.87億元和5.22億元,占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52.67%、34.54%和21.56%。
對于辰瑞光學來說,上市可能是遲早的事。
安防仍然是鏡頭第二大應用市場
光學鏡頭是一個多元化應用市場,在光學鏡頭眾多應用領域中,企業哪怕只奪得一個細分市場的NO.1,就是了不起的。
視頻監控,曾經是光學鏡頭最大的應用市場。隨著平安城市、“雪亮工程”等創建活動的圓滿結束,視頻監控行業發展逐漸減速。如果單看安防監控市場需求,可能已經不是鏡頭第二大市場。
從光學鏡頭細分應用市場看,手機鏡頭、視頻監控鏡頭、車載鏡頭、數碼相機鏡頭是目前光學鏡頭的四大應用領域。其中,手機鏡頭幾乎占去了六成的市場份額。
隨著智能技術的發展,近年,車載、VR、無人機、智能機器人等也成為增長最快的鏡頭應用市場,其中增長最快、最具潛力的市場是車載鏡頭市場。
但是,隨著近年安防技術的融合發展,安防各細分領域對光學鏡頭的需求都呈現出爆發式增長,門禁出入口控制、防盜報警、智能家居等等。如果加上這些細分領域的應用,安防仍然是光學鏡頭的第二大市場,僅次于手機,對鏡頭廠商來說,仍然是一塊肥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