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企業關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衛生健康委近日聯合印發通知,部署開展2024年高端醫療裝備推廣應用項目申報工作。將面向典型應用場景,遴選一批高端醫療裝備技術創新與臨床應用水平處于全國前列,對高端醫療裝備醫工協同創新、中試驗證、臨床研究、迭代升級與推廣應用等具有較強引領帶動作用的項目。本年度重點開展診斷檢驗、治療、監護與生命支持、養老康復、人工智能輔助診療5個方向的高端醫療裝備推廣應用。
今天,小編給大家聊聊人工智能與醫學發展!
人工智能輔助診遼技術在基層的應用不斷在推進。截至2023年底,27個試點縣的基層機構通過輔助診療系統已經提供診斷建議2600余萬次。
人工智能輔助診療系統是一款借助AI進行輔助診療的人工智能系統,通過AI大模型向醫生提供及時、可靠的疾病相關信息,幫助醫生做出更好的診斷和治療決策,進而提高診療水平和效率,同時提升患者滿意度。
在醫學影像診斷方面,AI智能影像輔助診斷技術為醫生提供了極大的診療便利。
AI智能影像輔助診斷技術可以通過讓計算機接收和分析大量的醫學數據,從而輔助醫生做出更加快速、準確的診斷。它具有病灶識別、快速定位、分類、圖像切割、數據管理、結構化報告等功能,使醫生只需在此基礎上即可做出精確診斷,幫助醫生從各個維度了解病情,有效減輕影像科醫生的工作負擔,降低誤診、漏診率。
在個性化治療方面,AI可以對患者進行精準畫像,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幫助實現千人千面的患者管理策略。精準畫像是將每一個用戶設有標簽,管理服務會根據不同特性的人進行針對性關注患者藥物依從性、聯合用藥預以及疾病康復管理,通過AI數字化應用為患者生成定制化疾病科普和治療方案服務。
在病歷內涵質控中,人工智能技術和后結構化處理的應用極大地提高了質控的效率和準確性。質控人員可以基于結構化的病歷數據,快速定位和分析病歷中存在的問題,如診斷是否準確、治療是否規范、記錄是否完整等。同時,這些技術還可以支持自動化質控流程,通過預設的質控規則和算法,實現對病歷的自動審核和評分,進一步減輕質控人員的工作負擔,提高質控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同時,人工智能可以通過智能穿戴設備、移動應用、云平臺等技術,收集和分析患者的生理信號、行為數據、心理狀態等多維度的健康數據,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健康評估、風險預警、健康指導等服務。
此外,依托人工智能、
大數據等技術,結合患者的檢查、檢驗、用藥及健康檔案等信息,實現醫生問診過程中,根據問診邏輯提示病情問診;在診斷過程中,協助醫生對病情進行合理診斷;病歷書寫過程中,給予智能分析與提示,協助醫生提升病歷書寫規范性和質量;在醫生開處方和檢查檢驗時,及時給出專業建議;公共衛生隨訪過程中,替代傳統人工撥打電話溝通的方式,實現智能語音呼叫隨訪對象,開展隨訪溝通,并將隨訪結果自動寫入健康檔案系統中等。
人工智能不斷推動醫學的發展,極大地改善了醫療服務,當下,應緊跟數字醫學和人工智能時代步伐,激流勇進,為未來醫學的創新和改革做出貢獻,進一步造福廣大患者。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