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埋式一體化預制泵站是一種集成化,綜合水泵、泵站技術、控制系統以及遠程監控技術的一體化技術。由井筒、潛水泵、格柵系統、提升鏈、管道、閥門、液位傳感器、控制系統和通風系統等部件組成,在操作及維護方面上好簡單,有一體化預制泵站智能控制,算是使用客戶的便利。
客戶可以根據系統結構圖形直觀顯示,可從系統圖中直接顯示出各泵運行故障情況及轉速,泵站液位可讀出系統的液位值,計算流量、功率損耗等信息,進行智能話控制。低損耗效率好的特點顯著,能量損失和葉輪的磨損是由于水流紊亂、流向急劇改變和局部高流速引起的,而螺旋離心泵則沒有這些現象,因而可以節省能量,與普通葉輪的水泵相比,可以節省20%的能量,與渦流泵相比可節省50%-60%的能量,降低了運行費用。
地埋式一體化預制泵站制造標準規定
提升裝置應符合下列規定如下:
1、濕式一體化預制泵站應設置不銹鋼304及以上材質的導桿、提升鏈等提升裝置,且允許提升重量不應小于單臺設備提升重量的1.5倍。
2、干式一體化預制泵站可不設置提升裝置,但泵站操作平臺和檢修孔開孔尺寸應確認泵站外提升設備能順利完成提升作業。
泵站和自耦底座宜采用金屬與金屬之間的連接,并應采用橡膠圈密封。
地埋式一體化預制泵站設計應符合哪些規定?
單井筒直徑大于3M或者多井筒聯合的一體化預制泵站,應進行地基基礎專項設計。
其他規格的一體化泵站應進行地基基礎的復核。
宜設置于綠化帶內。
設置于綠化帶內的泵站,頂蓋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濕式泵站的頂蓋應高出周圍地面200mm以上。
2、干式泵站的頂蓋應高出周圍地面450mm以上,并應進行設計。
設置于車行道的泵站應設置足夠承載力和穩定性的混凝土井基座,井蓋應與路面持平。
設置于非機動車道、廣場等區域內的一體化泵站,應設置足夠承載力和穩定性的頂蓋,頂蓋宜與路面持平。
地埋式一體化預制泵站結構及工作原理
雨水從管道進入泵站進水管路,水中附帶的淤泥固體物將被粉碎格柵進行切割成顆粒物,然后接由潛水泵組的軸流泵、旋渦泵、螺旋離心泵剪切推進,出來直徑為70mm固體物將伴隨雨水由水泵推進排放出水管。期間智能反沖洗閥透徹驅除漂浮物和沉積物,將含有氣體的液體一并抽出,解決沉積物和臭氣問題。
1、出水閥門和管路
2、內部維修臺
3、潛水泵組
4、預制水泥底板
5、玻璃鋼井筒主體
6、扶梯
7、進水管路(安裝粉碎性格柵或提籃格柵)
8、遠程監控智能控制系統
9、安裝吊環
泵站設計效果優良容積,啟動和停止液位之間的距離將決定泵站的佳尺寸。廣泛應用于市政積水/排水,雨洪應急排水、下立交排水、鐵路公路排水、原水取水、建筑積水/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