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安瑞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動態>>管廊進入智慧運維新局面
HIKVISION
從IT到OT
管廊進入智慧運維新局面
政策背景
.政策
>2024.2 我國將大力推進城市地下管網改造,將每年改造10萬公里以上地下管線,實施城市排水防澇能力提升工程,深入推進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
>2021.8,國務院發布《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臺建設指南(試行)》,為保障城市生命線提供建設標準,在18個中心城市建立“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臺”,明確提出針對城市地下管廊的平臺建設需求。啟示
管廊從傳統的IT建設進入OT時代,依托物聯、北斗、AI、三維、大數據等技術,實現安消、環境與設備監測、照明、給水排水及疏散等系統的聯網監管,構建管廊“數字地下空間”的智能化運維管理;
痛點與需求
現狀痛點
系統多,信息孤島數據多,容易缺失
設備多,管理困難問題多,處置滯后
目標需求
打破子系統橫向業務流程打通,
孤島構建應急管理機制
三維數字世界-可
視、可管、可控動靜融合的智能
監測體系,運維
態勢實時感知統一平臺監管方案設計
IT時代下的傳統業務
消防安全
人臉門禁變電所入侵報警
出入口管線分支口
投料口入侵報警
管廊通道逃生口
消防安全日常監控通風口
入侵報警
OT時代下的創新
優化傳統的監測體系,從安防/消防向全面場景化物聯監管轉變,實時獲取運維態勢,輔助運維決策。
沉降監測機器人巡檢
工業電話緊急疏散
環境監測光纖測溫
P烷檢測儀
應檢測儀
優化傳統的管廊信息管理平臺,集成各類子系統,提供統一數據管理與服務,融合安全評價模型和三維,構建智慧運維管理模式。
三維全局視角管廊內部視角數據看板
應急指揮一張圖
應急指揮
管廓安全評估數據平臺
220
1028
安全評價
價值說明
基于動靜融合的監測體系,洞悉全局
基于數據分析的安全評價,輔助決策
基于三維的應急管理機制,降低損失
√管廊運維模式從單純的IT管理向智能OT轉變,從場景物聯到各子系統集成再到管廊綜合管理平臺的統一管理,構建實時預警、遠程可視、集中輔控、協同應急的智能運維管理模式。
見遠行更遠
See Far, Go Further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智慧城市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