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山東鴻盛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動態>>小轎車托運半掛車新規尺寸新法規要求解讀
小轎車托運半掛車新規尺寸新法規要求解讀按照法規要求,平頭半掛轎運車總長為17.1米,長頭半掛車為18.1米,而中置軸轎運車總長則為22米。客觀來說,車身越長,對駕駛員的駕駛技術要求就越高。“的確,中置軸轎運車控制難度更高一些,尤其在倒車過程中。”駕駛中置軸轎運車近一年的卡車司機介紹說,在使用過程中,中置軸轎運車的主車、掛車與耦合器連接的裝置發生損傷、變形、斷裂的情況不少,
主要是由于倒車操作不當導致的。對此,一位卡車運輸個體老板也指出,現在能熟練駕駛中置軸轎運車的司機非常少,而且這部分駕駛員的工資要比普通司機高出很多。鴻盛車業 我們買車是為了掙錢,始終要考慮成本,像購車成本、使用成本、維修成本,還有駕駛員的工資都要考慮在內。所以綜合算下來,中置軸轎運車并不是性價比高的車型。車輛運輸車根據結構形式共有三個型號,分別為雙橋雙胎、雙橋單胎、單橋雙胎;根據外型分為骨架式、半封閉式、封閉式。轎運車可根據客戶需求做成長度不等,邊框為焊接工字梁,整個車身全部采用全自動埋弧焊和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焊接完成后進行噴丸處理,以消除焊接應力并提高漆面的附著力,使質量穩定,外型美觀。上層底架可分為二至三塊,用手拉葫蘆和油缸調節高度。封閉式前片采用沖壓小波紋板蒙皮,側面采用小波紋板或沖壓瓦楞板蒙皮,頂部加裝蓬桿、蓬布。整車設有工具箱、備胎架,并安裝滴水剎車系統,提高車輛運輸的安全性。1. 轎運車分類根據轎運車的廂體結構我們可以把轎運車分為骨架式、半封閉式和全封閉式三種結構,根據轎運車的后橋結構形式,我們可以把轎運車分為雙軸單胎式、雙軸雙胎式等。骨架式,即側片為立柱組成,無側蒙板,無前片、后門和頂片。該形式轎運車自重輕、成本低、油耗小,但運輸貨物時不方便,且轎車易受損全封閉式轎運車,即側片、前片均采用蒙板封閉,帶后門,頂片為蓬桿蓬布式。該車型轎運車自重大,成本高,油耗大,但能保護轎車,且能運輸其它貨物;
半封閉式轎運車,即無頂片,其特點介于兩者之間。雙軸單胎式轎運車,即后軸為雙軸結構,每只車軸 2 只輪胎,共計 4 只輪胎。這種結構的車軸設計為凹橋,這樣車軸上方的多孔板離地面就很低,增大了裝車空間。小轎車托運半掛車新規尺寸 六位物流籠車常規配置
雙軸雙胎式轎運車,即后軸為雙軸結構,每只車軸 4 只輪胎,共計 8 只輪胎。這種結構的車軸設計為普通車軸,采用反裝式懸掛裝置,這樣車軸上方的多孔板離地面就很高,一般為 1250mm ,裝車空間有影響,但承載能力增大。
2. 轎運車主要結構2.1 轎運車結構一般分為下底架、旭通掛車廠上底架、側片、前片、后門、頂片、附件、液壓系統、懸掛系統、氣制動系統、電路系統、支承裝置、輪轂冷卻系統等組成。
2.2 由于國家標準對車輛外廓尺寸的限制,一般地,我公司公告上轎運車外廓尺寸都偏小,而實際生產的車輛外廓尺寸偏大,前懸、軸距、后懸與公告也不一致,簽訂合同時需注意。另為便于車輛入戶,通常把轎運車在長度方向設計成 3 段,中間段可以拆下,前后兩段連接起來后保證總長符合公告尺寸。
2.3 轎運車為雙層裝載平臺式結構,上層裝載平臺在舉升裝置的作用下可實現上下升降以方便裝車。舉升裝置根據不同需要而配置,可以分為液壓油缸直接舉升式、滑輪鋼絲繩牽拉提升式和手拉葫蘆吊掛式三種。2.4 對于雙軸單胎式轎運車,下底架前端鵝頸臺階處設計有左右各 1 只手動跳板,后尾部設計有抽梯及爬梯。后上底架后尾部設計有抽梯。
2.5 對于雙軸雙胎式轎運車,下底架前端鵝頸臺階處設計有左右各 1 只手動跳板,后橋前面設計有油缸升降的活動架,后橋后面設計有左右各 1 只手動跳板,后尾部設計有抽梯及爬梯。后上底架后尾部設計有抽梯。
2.6 關于底架蒙板。下底架中間標配為含蒙板, t1.5 ;在牽引銷(牽引車輪胎)及后橋處多孔板下方,蒙板 t1 。下底架及上底架其余位置不蒙板。
2.7 為防止上底架的跳動,設置有緊繩器將上底架與下底架拉住。3. 主要配置3.1 商品車的限位與緊固車輛運輸車在裝載車輛后行駛前,必須對所裝商品車進行限位和緊固,以避免在行駛過程中車輛的跳動,確保在行駛過程中車輛的安全。旭通掛車廠范經理 車輛的固定按形式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車輪固定法,另一種是車架固定法。車輪固定法,采用轎車輪胎限位架和轎車輪胎收緊器,卡住輪胎,防止商品車前后移動。限位架為標準配置鋼管式結構,鴻盛車業 下面卡鉤落在多孔板相鄰兩孔上,選裝板式限位架。車架固定法是將商品車的車架與轎運車的車架固定在一起,防止商品車懸架裝置的上下跳動。該固定法是當商品車頂部與上底架或頂蓬之間間隙過小時采用,由用戶根據需要自行實施。小轎車托運半掛車新規尺寸新法規要求解讀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智慧城市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