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二沉池沉降性不好,怎么解決
閱讀:20 發布時間:2025-5-10針對二沉池沉降性不佳的問題,需結合具體原因采取綜合措施,包括調整污泥回流比、優化排泥頻率、改善污泥活性等。以下是具體解決方案:?
1. ?工藝參數調整?
- ?控制污泥回流比?
: 適當增加回流比可縮短污泥在二沉池的停留時間,減少因反硝化或厭氧導致的上浮。但回流量過大可能增加水力負荷,需平衡兩者關系。
- ?優化排泥策略?
: 剩余污泥排泥不及時會導致泥齡過長、污泥老化,建議排泥周期不超過2小時。冬季需提前調整污泥濃度以避免沉降性能下降。
- ?調節表面負荷率?
: 工業廢水處理時宜采用較低負荷(0.5~1.8 m3/(㎡·h)),防止因SVI偏高導致的沉降困難。
2. ?設備與運行管理?
- ?維護刮泥設備?
: 定期檢查刮泥機、排泥泵等,避免因機械故障導致污泥堆積。
- ?均勻布水?
: 采用合理的進水分配裝置減少短流,防止流速不均影響沉降。
- ?監測泥位與透明度?
: 正常運行時泥面距水面應保持0.5~0.7 m,透明度能見度大于1 m,異常時需及時干預。
3. ?改善污泥性質?
- ?控制曝氣量?
: 過度曝氣會打碎污泥絮體,需調整曝氣強度以維持污泥結構。可通過溶解氧監測優化曝氣池出口DO含量。
- ?抑制絲狀菌?
: 絲狀菌膨脹會導致污泥松散,可通過調整pH、投加抑菌劑或引入選擇器解決。
- ?預處理有毒物質?
: 對進水中的毒性物質(如重金屬)進行預處理,避免抑制微生物活性。
4. ?其他關鍵措施?
- ?優化二沉池設計?
: 周邊進水周邊出水的輻流池型可延長沉淀路徑,提高效果。改造污泥斗傾角(≥50°)或增加靜壓頭(≥0.9 m)以改善排泥。
?化學輔助?
: 必要時投加混凝劑(如PAC)或助凝劑(如PAM)增強絮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