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處理廠三級防雷怎么做?
閱讀:663發布時間:2016-6-2
垃圾處理廠三級防雷怎么做?
防雷、避雷針、防雷接地
本文摘自河南梓清電氣設備有限公司作者:安陽防雷工程公司
(一)風險評估:
填埋作業區年預計雷擊次數:
場區直接雷擊預計出現的概率按下式計算:n=k×ng×ae
n:場區直接雷擊預計出現的次數(次/年)k:校正系數,場區周圍空曠,取2
ng:場區所在地雷擊大地的年平均密度(次/平方公里年):按下式計算:ng=0.024×td1.3
td:年平均雷暴日數,該地區取20ng=1.2
ae:接收雷擊的等效面積(平方公里):因廠區沒有高大的建筑物,按實際面積計算:
ae=0.799×0.55=0.439n=2×2.9×0.439=1.05次/年
nc=5.8×10-1.5/c=5.8×0.0316/13=0.1832e=1-nc/n=0.83
所以該建筑物屬于*防護。
填埋場為一年四季全天運行生產單位,填埋區內生產大量沼氣,并且填埋運行中將同時開設若干個分散作業面,尤其是在雨季開設的作業面多于平時,因此,雷雨季節作業面一旦遭受雷擊,將對作業現場的人員和設備設施造成危害,后果不堪設想,在無雷擊防護設施情況下存在*的生產安全隱患。例如:北京六里屯垃圾填埋場,沒有做有效的直擊雷的防護,雷擊事故發生后,多處沼氣排放管被雷電擊毀。由于垃圾填埋場產生的沼氣屬易燃易爆氣體,因此垃圾填埋場填埋區屬于*類防雷建筑物。根據國家gb500057—94規定,針對一類防雷建筑物應裝設獨立式的避雷針或架空避雷線(網),使被保護的建筑物及放散管等突出的物體均處于接閃起的保護范圍內。因此,垃圾填埋場填埋區的防護應按一類防雷建筑設計,保證工作環境的安全。
(二)球形雷的防護措施
為防止球雷入室,可在煙囪通風口處帶接地保護的金屬網,網眼不大于4cm2、引下線為2~2.5mm直徑的接地鍍鋅鐵絲。
(三)直擊雷的防護措施
1.接閃器
避雷針及其變形產品避雷線、避雷帶、避雷網等統稱為接閃器。一定高度的金屬導體會使大氣電場畸變,這樣雷云就容易向該導體放電,并且能量越大的雷就越易被金屬導體吸引。這樣發生雷擊時,它就會沿著我們設計的路線導入地中,從而有效的保護了建筑物。為了降低建筑被雷擊的概率,宜優先采用避雷網、作為建筑物的接閃器,如果屋面有天線等通信設施可在局部加裝避雷針保護,這樣接閃器的高度不會太高,不會增大建筑的雷擊概率,避雷針應與避雷網應連接貫通并和接地連接好。2.引下線
引下線的作用是將接閃器接閃的雷電流安全的導引入地,引下線不得少于兩根,并應沿建筑物四周對稱均勻的布置,引下線應采用焊接,引下線應與各層均壓環焊接,引下線采用10mm的圓鋼或相同面積的扁鋼。對于框架結構的建筑物,引下線應利用建筑物內的鋼筋作為防雷引下線。采用多根引下線不但提高了防雷裝置的可靠性,更重要的是多根引下線的分流作用可大大降低每根引下線的沿線壓降,減少側擊的危險。目的是為了讓雷電流均勻入地,便于地網散流,以均衡地電位。同時,均勻對稱布置可使引下線泄流時產生的強的磁場在引下線所包圍的建筑物內相互抵消,減小雷擊感應的危險。
3.接地體
接地體是指埋在土壤中起散流作用的導體,接地體應采用:鋼管直徑大于50毫米,壁厚大于3.5毫米;角鋼不小于50×50×5毫米扁鋼不小于40×4毫米。
應將多根接地體連接成地網,地網的布置應優先采用環型地網,引下線應連接在環型地網的四周,這樣有利于雷電流的散流和內部電位的均衡。垂直接地體一般長為1.5-2.5米,埋深0.8米,地極間隔5米,水平接地體應埋深1米,其向建筑物外引出的長度一般不大于50米。框架結構的建筑應采用建筑物基礎鋼筋做接地體。
(四)等電位連接
為了防止獨立避雷針接地產生的跨步電壓對人身的危害,采用公共接地網,用來均衡電位,防止跨步電壓。
垃圾廠從其地理位置,重要性,使用性,發生雷擊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來看,我們應該把它劃分為一類防雷建筑。在方案設計過程中我們主要從球形雷和直擊雷兩方面入手。由于我們對球形雷認識的局限性,我們只能采取在建筑物周圍加防護網的方法來防止球形雷的侵入。在直擊雷的防護中,和以往的固定避雷針不同,因為填埋廠的高度是隨著填埋作業的進行而不斷升高的,因此其沼氣豎管也是在不斷升高的,所以我們采取能夠延伸的固定避雷針,直至填埋工作全部完成。并且避雷針的架設要與沼氣豎管有一定的安全距離。等電位連接網也要與沼氣豎管有一定的安全距離。移動式避雷針也是本方案的一個典型,用來保護現場工作人員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