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物流搜索網、德國物流協會、德國物流研究院主辦的GLSC 2015物流與供應鏈大會,費斯托亞太區電氣自動化業務總監Paul Frolich出席并做演講,闡述了費斯托與智能工廠之間的,講了三點:
1.費斯托FESTO與工業4.0
工業4.0正當其時,未來的智能工廠是真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的相互融合。邁向智能工廠不僅在于技術創新,更重要的還在于人機合作,以及相關人才的培訓教育。
也就是說,費斯托主要研發和生產智能的自動化產品,我們關注的是如何使產品更加智能,如何利用智能制造的理念更好的體現和發展工業4.0。另一方面,建造和使用智能工廠的主體是人,如何讓人機合一,使智能工廠有效運轉,這也是我們在考慮和努力的。
工業4.0主要是生產智能的產品、方法和流程。智能工廠能夠支持智能生產的流程,再通過供應鏈使流程以及設備更加智能,來共同支持智能工廠的概念。
現在歐洲很多企業已達到工業3.0的水平。可能處于3.1,也可能處于3.9不同階段,但如何達到4.0?怎樣就是4.0,還處于一個眾說紛紜的階段。因為工業4.0本身不是一個標準,只是一個發展方向,德國提出這一概念后,也是希望德國國內能夠進行很好的組織和規劃。
中國,我想中國會跳過一些其他國家的發展階段,不必經歷德國所經歷的一些過程。比如說電氣自動化,它是達成一些智能工廠的技術基礎,能夠快速溝通自動化系統。現在中國為了更快進入工業4.0,有很多作業已經是基于移動端。
工業4.0何時實現,取決于企業自身以及設備生產商,取決于他們想多快應用這些理念來建造智能工廠。
2.費斯托FESTO與智能技術
我們希望產品能夠定制化,滿足顧客個性化的需求,這就是當前企業zui大的挑戰。
個性化或定制化已經成為一個廣為流轉的詞,如在汽車行業,大家都能看到是如何體現這一點的,每輛車都可以根據人的需求來進行個性化定制。通過不同的產品組合,將不同的選擇融入到個性化的產品當中。
汽車行業本身就是標準化、模塊化的*。很多模塊組合是標準的,這樣可以大大簡化生產流程、減少交付時間。其背后的技術支撐,是由PLC在終端控制的。
這樣還可以讓產品減少總成本,進行分模塊生產、組合、運輸給客戶。它包含不同的電力系統、驅動系統和生產系統,可以更好對產品進行溝通。另外,還有一個定位系統,通過分散式的智能方式對其運動進行控制。現在,客戶可以通過此方式建造自己的設備,然后將其組合起來使用。
多年來,費斯托不斷創新,各種仿生學項目現已成為自動化和機器人領域節能應用的基礎。利用仿生技術平臺,費斯托展示并檢驗了控制和調節自我管理系統的創新方式。其成果就是為傳統工業客戶提供基于生物模型的全新智能化自動化解決方案。
在費斯托對智能工廠的描繪中,人并非被機器取代而排除在外;相反人機交互將達到新的高度。人類操作員可以毫無顧忌地與機器人互動協作,而且安全,人機交互更加流暢。在生產裝配過程中,人類可將危險任務或自身無法實現的工作交給機器人,由費斯托的電動控制和氣動控制自動化設備有效執行各種任務。如果發生碰撞時,抓手會由于柔性結構立即彎曲,仿生機械手還能對所執行的任務和相關過程進行全程監控。
3.工業4.0人才
費斯托的工業培訓內容更像是打造一個教學式的智能工廠,使我們與院校、研究機構直接對接,讓學生在這樣一個機器工廠里得到更好的智能化培訓。有不同智能工廠的元素構成、不同的生產線和倉庫,還可以體現不同的客戶需要。
工業4.0時代,人才是zui重要的。為了應對工業4.0的時代需求,除了學習傳統的專業工程科目外,更重要的是機器和人的交互。
我們接觸的不是冷冰的機器,而是學習機器和人如何有機互動。通過仿生系統,從自然中學習如何有效利用能源。為此我們可以借鑒和學習動物在自然界中的行為。
是否可以讓波音737模擬蝴蝶的飛行動作,將我們從動作身上學到的,在市場上進行運用,通過這一方式讓工業產品做的更好。希望大家都能像蝴蝶一樣在未來振翅飛翔!
以上是費斯托FESTO亞太區電氣自動化業務總監Paul Frölich在“GLSC 2015物流與供應鏈大會”上的演講實錄節選,由德國物流研究院整理并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