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NRK-49F細胞
中文名稱:大鼠纖維樣腎細胞
生長特性:貼壁細胞
培養基:DMEM-H +10%FBS(GIBCO胎牛血清)
凍存條件:50%基礎培養基、40% FBS、10% DMSO
細胞常規培養傳代流程( 請嚴格遵照無菌操作)
1. 吸出原培養瓶中的培養基,PBS 緩沖液潤洗細胞兩次,加 2-3 ml 0.25% 胰_酶進行消化細胞(注意把握消化時間,通常控制在 1-2min)
2. 鏡下觀察消化情況,在細胞邊緣縮小,貼壁松動時(不建議消化到細胞漂浮)去掉胰_酶,加 6~8ml 培養基,輕輕吹打細胞層,盡量把細胞層吹落,吹散。
3. 取部分細胞懸液轉移到新的培養皿/瓶中,添加適當的培養基,把細胞懸液打勻,于培養箱中培養。
4. 注意培養基 PH 值變化情況,定期換液(每周 2-3 次),待細胞密度達到 80%以后重復 1 項操作或凍存。
(網絡信息主針對網絡推廣作用,僅供參考,細胞培養請咨詢細胞庫管理員,以細胞庫管理員提供給您的信息為準,操作前,如果有不明白之處,先咨詢細胞庫管理員,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煤經合成氣生產高碳化學品和液體燃料的F-T過程。【HOSEpiC細胞 通派細胞庫】除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以外,還消耗大量的水,且產物選擇性差,后續處理消耗大量的能量,然而國際能源和化工界卻一直認為該過程不可替代。
摒棄高水耗和高能耗的水煤氣變換制氫過程,【16HBE細胞 通派細胞庫】直接采用煤氣化產生的混合氣體(經純化),高選擇性地獲得低碳烯烴。
當CO單程轉化率為17%時,【A20細胞 通派細胞庫】低碳烴類產物的選擇性達到94%,其中低碳烯烴(乙烯、丙烯和丁烯)的選擇性大于80%,打破了傳統費-托合成過程低碳烯烴的選擇性最高為58%的極限(SF極限)。
傳統的F-T過程采用金屬(還原態)作催化劑。【AC16細胞 通派細胞庫】CO分子在金屬催化劑表面被活化解離成C原子和O原子,C原子和O原子與吸附在催化劑表面的氫發生反應,形成亞甲基(CH2)中間體,同時放出水分子。
亞甲基中間體通過遷移插入反應,【KAT-10細胞 通派細胞庫】在催化劑表面進行自由聚合,生成含不同碳原子數(從一到三十,有時甚至到上百個碳原子)的烴類產物。整個反應烴類產物碳原子數分布廣,目標產物的選擇性低。
同時,【NPA細胞 通派細胞庫】這一過程需要消耗大量氫氣來移去金屬催化劑表面CO解離生成的O原子,而這些寶貴的氫氣是通過水煤氣變換(CO+H2O→H2+CO2)獲得的,【DRO細胞 通派細胞庫】水煤氣變換過程是一個高能耗的過程,還要釋放出大量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