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網 科技動態】從黑科技救援設備助力武警官兵搶險救援,到AI無人設備智慧救援,在浦東張江人工智能島的AI+海洋科創中心是浦東GOI成員之一,正在不斷賦能智慧水務項目落地應用。
智慧救援,“AI+海洋科創中心”在行動
在AI+海洋科創中心,一款倒U型的橙色救生圈引人注目,這款救生圈叫做“U型智能救生圈”,重達15公斤,可用遙控器控制方向和速度。
拿起U型智能救生圈的遙控器,上面有4個按鍵和1個搖桿,可操作搖桿控制方向,按鍵控制可調節一二三檔。U型智能救生圈拋下水后,只要按下其中一個按鍵便會自動生成原點位置,通過遙控器操控其到達落水人身旁,救到人以后,可以一鍵自動返回原點位置。
AI+海洋科創中心副主任鄭慶介紹,U型智能救生圈彌補了現有救生圈拋投不準、無法遠距離救援的缺陷,可在第一時間對落水者進行快速、精準、遠距離的遙控救援。這不僅可以最大程度地爭取黃金救援時間,同時可降低救援人員下水施救的風險。
三年內賦能100+中小科技企業
水面救援機器人、智能充氣救生舟、水下搜救機器人、無人駕駛清潔船……早在2021年,AI+海洋科創中心便聯合“船跡社”,在張江人工智能島“智慧河”上,打造了國內首個人工智能水域應用場景試驗區。
據介紹,該試驗區圍繞智慧水務、智慧海洋、智能船舶等場景,聚焦AI、5G、大數據、無人駕駛、感知避碰、遠程控制等技術,為科創項目提供聯調測試、演示互動等環境和服務。“這里還將被打造成國內首個青少年AI船海科普基地,成為不出市區便能參觀和體驗的AI+海洋科普展示區。”AI+海洋科創中心常務副主任、上海張科聚海創業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趙輝說。
經過兩年的運營建設,試驗區已經服務十多家科技企業,為裝備產品提供了場景模擬、技術迭代、商業模式打磨等專業服務。目前,AI+海洋科創中心已經囊括了幾十家AI+海洋科創成員公司,涵蓋眾多領域,累計賦能200多家企業、實體孵化賦能10家企業,正不斷拓寬AI+海洋、AI+船舶的生態邊界。
“我們計劃三年內賦能超過100家中小科技企業。”趙輝表示,作為國內首個“Al+海洋”科創服務平臺,同時也是浦東新區第二批GOI成員,Al+海洋科創中心將充分利用GOI的創新模式,帶動綠色智能船海產業聚集,打造全國領先的智能船海產業創新生態,助力上海市建設國際航運中心、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人工智能高地等戰略目標。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